结构性存款规模再创新低。近日,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已降至6.04万亿,这一规模较去年4月的高位已下降超50%。
其中,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3.46万亿,大型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约为2.58万亿,均较此前有不同程度的压降。在业内人士看来,结构性存款的持续下降一方面与政策导向有关,另一方面也受收益率影响,由于结存预期收益率不断下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下滑,进而从需求端影响规模。
对于银行来说,此前结构性存款可谓是缓解负债压力的“主力军”,如今随着结构性存款量价齐跌,银行负债成本虽有下降,但稳定性一定程度上也受影响,尤其是中小行。有分析称,当前环境下,中小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竞争力不足,形势更为严峻。
结存规模创近4年新低
自今年初短暂回升后,结构性存款继续保持跌势,已连跌5个月。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04万亿元,环比下降4.89%,创下了2017年7月以来的最低纪录,较2020年4月最高点下降6.1万亿元。
其中,6月大行压降结构性存款1864亿元,中小行压降1243.57亿元,压降规模均高于5月。分部门来看,个人结构性存款方面,大型、中小型银行分别环比下降7.30%、1.88%;单位结构性存款方面,大型、中小型银行分别环比下降6.21%、4.27%。
中信证券研报称,结存规模创下新低,一方面有政策引导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市场行为推动有关。
比如,今年2月,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加强企业202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企业应将持有的结构性存款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而在此前,企业一般将结构性存款计入“货币资金”科目。
对此,有分析称,结构性存款会计科目的变更,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流动性资金数目的减少,进而降低企业,尤其是注重流动性指标的上市企业配置结构性存款的意愿,带动单位结构性存款的下滑。
与此同时,监管也在加大对假结构性存款的打击力度。近日,银保监会针对假结构性存款就对民生银行等3家银行开出了罚单,就处罚缘由来看,主要涉及衍生品交易无真实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为无衍生品交易资格的机构发行结构性存款提供通道;未实际嵌入金融衍生品等。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对记者称,“假结构”存款产品的存在容易让投资者误认为这种产品“稳赚不赔”,实际上它并没有与金融衍生品挂钩,没有真实反映市场风险,扭曲了市场定价,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另外,也容易滋生资金违规空转套利行为。
“严监管下,假结构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真结构性存款产品,但由于真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存在不确定性,对投资人的吸引力也有降低,因此结构性存款可能没以前那么受投资人青睐。”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再加上,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率也有下降,从需求端进一步影响了结构性存款的规模。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55%,环比下降5BP,同比下降99BP,为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较2020年3月的最高点下滑超140BP。
中信证券研报也称,“二季度以来,结存预期收益率持续下降,对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下滑,债券基金等产品也加剧了‘存款搬家’情况。”
这在数据上有直观体现:自4月份以来,以基金为代表的金融产品份额则有所上升,二季度以来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涨幅明显,分别增加2856亿份、1654亿份,而这两类产品都是安全性相较于股票资产更高,但同时兼具收益优势的品种。
银行负债端稳定性受影响
随着结构性存款的压降,从银行的角度来说,负债成本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毕竟此前相比其他品种,结存收益率普遍较高,如今压降后,这块的比例将降低。”前述股份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余额已较年初下降了0.98万亿元,若后续按现有趋势保持稳中略降,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章立聪称,将降低银行高息存款的比重;另外,结构性存款最高预期收益率同样下行至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较最高点下滑超过140BP,也可以直接带动银行负债成本下行。
“结合各上市银行一季报和年报数据估算各类负债规模和比重方面,测算各类商业银行综合负债成本变动,判断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负债成本或小幅下降。”章立聪表示。
但需注意的是,在成本降低的同时,银行负债端的稳定性也受影响。实际上,在结构性存款下降后,银行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已有增加。自今年2月份以来,银行同业存单的发行持续放量,推动净融资额规模上行。并且和往年相比,今年2~4月出现了明显的超季节增长。有分析称,由此可以看出银行普遍通过吸收低成本的同业负债来应对自身流动性缺口。
不过,这一情况较难持续。随着二季度地方债发行逐步提速,政府债的净融资规模对同业存单构成了较强的竞争,资产荒逻辑下难以支持存单发行利率走低,5月之后存单利率已小幅波动上行,其净融资量也回归至以往的平均水平附近。“未来,预计银行会基本维持发行与到期的平衡,难以通过同业存单填补额外的负债缺口。”章立聪提到。
在此背景下,银行负债压力将加大,尤其是中小行,在吸收存款方面竞争力不足,则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中信证券统计了近一年来国有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稳定性负债(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根据统计结果,大型银行稳定性负债占比(稳定性负债规模/银行存款规模)相较2020年年初提高了0.77个百分点,而中小型银行的稳定性负债占比下降了1.92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同比增速均有所下滑,中小银行情况更为严峻。另从金融机构存贷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来看,数据也持续上升,说明银行负债压力增加,对于信贷的支持力度减弱。但有分析称,此前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一定程度上将缓解银行长期负债压力。